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1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1-12-13 阅读数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中的重要作用,12月10至12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武术)、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主办,集美大学、福建省体育社会发展研究会承办,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武术博物馆协办的“2021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会议”在厦门隆重召开。大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举行。

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主任连辑,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祝莉,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张秋平,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全国哲社办体育学组召集人杨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黄汉升,武汉体育学院院长吕万刚,吉首大学党委书记白晋湘,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董劲松,集美大学副校长曹敏杰,澳门武术总会理事会主席陈永杰,中华台北武术总会主席杨美蓉,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池建,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潘勤,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组长王家宏,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组副组长周爱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科学评议组成员王国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王新宝,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分社社长范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技书刊部主任邱剑荣,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体育分会秘书长、上海体育学院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院长郭玉成,美国俄勒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甫中,兰州理工大学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所所长李重申,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邱丕相,国际武术联合会裁判委员会主席苏长来,美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吕小林,福建省武术管理中心主任代林彬,深圳大学体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小蓉,湖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倪东业,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王岗,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李英奎,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李朝旭,哈尔滨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院院长杨慧馨,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纳新,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马剑,南京体育学院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院长于翠兰,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与舞蹈学院院长邹本旭等来自国内外的93名专家,以及全国226所高校的3218名正式代表参会,近7万人通过直播收看会议。大会共收到投稿1406篇,录用1233篇,其中专题报告205篇、墙报交流404篇、书面交流614篇,参会人数、投稿篇数再创历史新高,是一场规模大、层次高、影响广的学术盛会。

11日上午,在集美大学副校长曹敏杰主持下,大会开幕式在体育非遗展演中拉开帷幕。五祖拳、永春白鹤拳、连城拳、虎尊拳、福州鹤拳、地术拳等项目的8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生动再现了体育非遗的原生态韵味,也充分展现出本次大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与技术相呼应、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统一的办会新境界。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祝莉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认为,本次大会主题首重“保护”,正是体育领域对党和国家战略部署的积极回应与贯彻落实,同时并重“研究”和“传承”,充分体现了大会的思想性、科学性、前瞻性,并从加强标准化建设、完善理论研究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三个方面,对我国体育非遗发展提出具有启发性、建设性、指导性的宝贵建议。

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张秋平表示,科学有序推进我国体育非遗的保护、研究、传承是武术界责无旁贷的担当与使命,应积极探索健全保护体系,提高传承水平,加大普及力度,推动体育非遗事业取得更大进步。

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董劲松指出,福建省体育非遗资源丰厚,希冀以本次大会召开为契机,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团结全省各方力量,为我国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大会举行“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武术•华东地区)授牌仪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代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武术),授予集美大学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武术·华东地区)牌匾,并希望集美大学以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华东地区的武术教育改革、拳种挖掘、科学研究、赛事组织等工作,充分发挥武术在讲好文化故事、展示文化魅力、传承文化基因、弘扬文化精神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更高水平传承、更高效率传播、更高质量发展。

说明:IMG_4770

大会举行《中国武术标准化发展研究》发布仪式。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潘勤表示,《中国武术标准化发展研究》作为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是体育领域首部系统研究武术标准化的著作,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从标准化的视角提升武术研究与阐释的深度、传承与保护的力度、展示与传播的高度,助力体育资源活起来,体育遗产动起来,体育形象亮起来,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助力文化强国使命、实现健康中国愿景增光添彩。

说明:IMG_4788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大会举行《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编写启动仪式。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崟指出,教程编写工作的启动,对于进一步梳理我国体育非遗内容,完善理论体系构建,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希望通过教程的编写进一步推动体育非遗融入大、中、小学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进一步增强体育非遗的保护力度、传承效度、传播广度,推动体育非遗不仅能够为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增砖添瓦,更能够依托自身的“活态”特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热起来、传起来,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说明:IMG_4824

大会主报告由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院长郑亮主持,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主任连辑以《关注新时代文化的新特征:文化的层级结构趋于扁平化》为题,详细阐释了文化层级结构的六大要素,并提出体育非遗作为一种精神生活方式,应该顺应文化扁平化大趋势。美国俄勒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甫中以《太极拳与公共卫生:从传统应用到现代临床实践》为题,立足传统与现代对太极拳功用进行多角度论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大会报告能够兼顾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更加凸显了体育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对于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开展体育非遗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借鉴意义、指导意义。

分会场主报告由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王岗、日本爱知县立大学教育福祉学科主任汤海鹏、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吕洲翔、大韩民国培材大学教授金琪卓分别作题为《文明的中国武术论绎》《日本的民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国武术:传统与现代之辩》《韩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与课题》的报告,从不同文化背景对体育非遗的文化属性、历史脉络、民族特色、发展状况等进行深度分析,融历史性与前瞻性于一体,提升了本次大会的文化品质与内涵。与会代表一致表示,报告汇聚了国内外最新观点,能够在文化差异中对体育非遗认识进行再深化,有助于启发研究思维、拓宽研究视野、开阔研究思路。

205篇专题报告在14个分会场同步举行,与会代表围绕“新时代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主题,展开热烈探讨和充分交流,点评专家对每篇专题报告做出详细点评,提出中肯建议,并鼓励青年学者回归学术初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生动呈现我国体育非遗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主动担当体育非遗传承、研究、保护和创新利用的时代使命,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说明:IMG_4644

上海体育学院作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挂靠单位、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武术)、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主席单位,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体育非遗保护、研究、传承工作,于2019年成立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2020年出版了《非遗体育健身法》,《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也将于2022年付梓,为进一步推动体育非遗的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国际交流、推广传播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大会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的积极探索,受到来自国际武术联合会、亚洲武术联合会以及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参会代表的广泛好评,并在体育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认为上海体育学院与集美大学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推广树立了榜样、搭建了平台、传播了文化,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一次学术盛会。

[撰稿/刘韬光、李守培、汪晓丽 图片/大会组委会提供]

[报送单位/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