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3日,上海体育学院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在体教学院1111会议室和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了2015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此次论文答辩会共有9名博士研究生(1名留学生)。答辩委员会由11名校外专家、14名校内专家组成。
唐文兵《男子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体系研究》,文章从科学化训练的视角,借鉴国内外体能训练理论与经验,以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与实验测试等科研方法,尝试对男子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进行体系化构建。通过对阶段性训练手段、内容、强度给予理论与实践性梳理,提出散打环节性核心力量训练的具体方案。同时,结合普通组与对照组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指出躯干部腰背肌、扭转肌群是专项打击力的核心要素;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应提高躯干力量练习、单个动作的角速度,合理控制角度等相关内容。
陆青《太极拳及气功对抑郁证干预的META分析研究》,文章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1990至2014年太极拳与气功相关文献进行聚类研究,并结合德国抑郁治疗方法,从太极拳与气功对抑郁症干预的对比视角出发,结合临床对照试验,得出太极拳和气功对抑郁症干预是有效地手段,太极拳干预效果明显好于气功,尤其对女性的干预影响方面明显高于男性。同时,提出气功可以作为抑郁者初学内容,太极拳作为高级内容的研究建议。
吴攀文《武术DNA研究——以松溪拳为例》,提出了武术DNA的观点。松溪拳作为研究过程中的个案,结合文献资料、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研究手法,对武术DNA编码与解码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关键基因与“启动基因”进行解读。文章研究得出,“生存性智慧”作为武术基因的启动因子,技艺、气劲、风格、戒约、武道作为基本图谱,在与武术人互动过程中融入生命,武脉得以维系,从跨学科的视角为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陶朔秀《中华导引术的中医养生学研究》,文章以古老中华导引术和现代社会诉求为逻辑起点,通过文献梳理、数理统计、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传统医学”和“传统体育”并向研究的思路,对中华养生智慧进行全面分析与解读,研究认为整体观是中华养生文明基本理念,并针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三阶段提出通过中华养生术进行“常欲小劳”、“五脏调护”、“依症择法”等健身方案,为中华养生术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面相。
韩红雨《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沧州武术研究》,从地域生态空间中人地关系入手,以国家、地方二元互动体系为架构,采用年鉴学派、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沧州辖区地武术进行长时段式的考察、并深入田野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具有农耕、游牧与海洋交替相间的地域特征的沧州造就具有“动文化”形态的武术表现形式,形成了具有沧州地域特征的村落民俗样式,诸如武术戏、武秧歌等等,以地方性知识特征的“小问题”透析与反映“大社会”中人地关系的互动。
唐韶军《生存 生活 生命:论武术教化三境界》,“教而化之”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武术作为“体用”教化的有机构成,是国家治理与地区自治核心内容之一。文章以武术教化为研究内容,采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谱系学等方法,从生存、生活、生命与武术三重境界,对传统武术进行图谱系归析。提出武术教化呼应皇权、绅权与帮权的社会需求前提下,形成教以“生存”之术、化其“生活”之道、赋其“生命”之义三重“体用”教化思维,并提出武术三重境界的实现内容和具体标准,为国家和区域武术人的教化,甚至个体教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刘尧峰《土家族武术文化研究》,文章以少数民族“尚武”记忆为视角,采用田野考察、个案研究、口述历史等研究方法,从民族寻根、尚武体用、武影遗存等方面对土家族武术崇武风貌与文化内涵进行横向梳理,并就土家族先民历史传承、现代传承式微进行归因式解析,提出社会迁变下的土家族武术代际传承的保护,需要信仰、特质、尚武精神空间的观照和学校教育、少数民族盛会、非遗平台、大众健身等新生态空间的再拓展。
吉洪林《学校武术竞赛研究——基于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的的教改思路》,为改变体育(武术)教学积弱现状,教育部颁布实施“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文章以文献资料方法对中国武学“文武合一”、“文化分途”、“去武行文”等阶段梳理,并结合试验教学、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剖析了学校武术竞赛项目特征,提出学校武术竞赛应重新审视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竞赛规则与运作方式,为学校武术竞赛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指导视角,为武术项目联盟的实施提供具象操作性参考。
张峰《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探骊——以教学目标、内容、实施策略为基点》,文章采用文献研究与辩证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旧学校武术教学社会背景、理论基础、历史经验进行溯源式回顾.从教育学、身心学、系统学理论入手,对当前武术教学形式、具体方法、评价手段进行深入剖析。依托教育部“全国体育(武术)项目联盟”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现实需求,提出知、行、技、感四维武术教学目标定位,在对武术课程执行现状反思后,提出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内容建构和实施策略,为基础阶段的武术教学提供建设性指导。
答辩委员会专家对9名博士生的学术功底、严谨精神、创新成果给予了肯定,同时又围绕视角的切入、样本的选取、方法的把握、分析讨论如何深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后决定,一致同意建议学术委员会授予9名申请人博士学位。
[撰稿/李洋 段丽梅]